朱英耀若有所思地點點頭:“孩兒明白。只是……如此興師動眾,將所有藩王連同家眷都召至京城,陛下究竟意欲何為?難道真只為吃一頓團圓飯?”
朱華奎目光投向窗外,眼神變得深邃起來:“團圓飯?呵呵,這恐怕是鴻門宴啊。陛下登基以來,革故鼎新,開海拓土,國力日盛。如今展示這水泥之路,恐怕只是開胃小菜。真正的‘硬菜’,還在后頭呢。我兒,睜大眼睛,好好看著,這京城的風,往哪個方向吹。”
福王車駕內。
福王朱常洵的車駕是隊伍中最奢華的一輛,內部空間寬敞,裝飾極盡富麗堂皇,熏香裊裊。福王本人年近五旬,體型富態,面色紅潤,此刻正摟著一位年輕貌美的寵妃,品嘗著美酒佳肴。
“愛妃,你看這京城郊外,也比咱洛陽繁華不少嘛!”朱常洵哈哈笑著,手指窗外,“等進了城,本王帶你去最好的酒樓,聽最好的曲兒,買最時興的蘇杭綢緞!”
那寵妃嬌笑連連,聲音甜膩:“王爺真好!妾身早就聽聞京城百物薈萃,天下奇珍盡聚于此,這回可要開開眼界了。”
坐在他們對面的福王妃周氏,年紀稍長,眉宇間帶著一絲揮之不去的憂慮,她看著窗外絡繹不絕的車隊和遠處巍峨的城墻,輕聲道:“王爺,妾身聽聞京城規矩大,不比洛陽。我們還是小心些為好,莫要太過招搖,以免……”
“哎呀,王妃你就是太過小心!”朱常洵不耐煩地打斷她,“陛下召我們來做客,那是看得起我們!我們是宗親,是皇叔!享受一下怎么了?難不成還能因為吃頓飯、聽個曲兒就治我們的罪?再說了,天塌下來有高個子頂著,晉王、楚王他們都不怕,我們怕什么!”
正說著,一個年約七八歲、打扮得如同玉娃娃般的小郡主撲到朱常洵腿邊,搖晃著他的胳膊,指著窗外叫嚷道:“父王父王!你快看那個!紅紅的,亮晶晶的,是什么呀?我要吃那個!”
眾人循聲望去,只見官道旁偶有零星小販,其中一個正舉著扎滿冰糖葫蘆的草靶子。
朱常洵一看,樂了,寵溺地捏了捏女兒的臉蛋:“哎喲,我的小祖宗,那是冰糖葫蘆,民間的小零嘴兒!好好好,待會兒進了城,安頓下來,父王讓人給你買十串!不,買一屋子!讓你吃個夠!”
小郡主立刻眉開眼笑,拍手叫好。福王妃看著這一幕,無奈地嘆了口氣,心中的憂慮更重了。
蜀王車駕內。
蜀王朱至澍的車隊風塵仆仆,顯是經過了長途跋涉。蜀王年約五旬,面容清瘦,眉宇間帶著揮之不去的疲憊與一絲不易察覺的凝重。他沉默寡言,只是偶爾透過車窗,望向外面的景象,眼神復雜。
蜀王妃劉氏性情溫婉賢淑,默默地將一杯剛沏好的熱茶遞到丈夫手中,輕聲道:“王爺,喝口熱茶暖暖身子吧,一路勞頓,眼看就要到了。”
朱至澍接過茶杯,指尖傳來溫熱的觸感,他微微頷首,低聲道:“有勞王妃了。”聲音帶著些許沙啞。
“王爺是在憂心陛下召見之事?”劉氏小心翼翼地問道。
朱至澍沉默片刻,緩緩道:“蜀道難,難于上青天。我蜀藩偏安西南,雖物產豐饒,卻也與中樞相隔甚遠。陛下登基以來,銳意進取,諸多新政皆以京師、江南為先,我西南之地,漸有邊緣之虞。此番大規模召見,又命攜家帶口……只怕,陛下要有大動作了。福禍難料啊。”
劉氏聞言,心中也是一緊,卻只能安慰道:“王爺多慮了,畢竟是天家骨肉,陛下總不會……”
“天家骨肉?”朱至澍嘴角泛起一絲苦澀的笑意,打斷了她,“代王、秦王難道不是天家骨肉?雷霆雨露,俱是天恩。罷了,既來之,則安之吧。”他不再多說,只是默默品著茶,目光再次投向窗外,那眼神仿佛已穿透了眼前的繁華,看到了更深層涌動的暗流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