這兩個月來,李燁一面應付朱、李兩家的拉攏,一面加緊整飭防務。
濮州的城墻加高了三尺,新增了二十座弩樓;滑州的屯田擴至五千畝,糧倉堆得滿滿當當;陷陣都的重騎兵全部換上了李克用贈送的河東戰馬,銳士都的長刀陣也已操練得進退如一。
這日清晨,李燁正在校場查看操練,突然接到急報。
前宰相、新任義滄節度使王鐸將路過濮州,前往滄州赴任。
他連忙換了朝服,帶著趙猛和三百親衛出城十里相迎。
遠遠便看見王鐸的隊伍,綿延足有三里。最前面是二十名披甲親衛,后面跟著八抬大轎,轎旁簇擁著數十名家眷,珠光寶氣的服飾在晨光里晃眼。
再往后是數十輛馬車,車輪深陷在泥土里,顯然裝著沉重的貨物。
"李節帥不必多禮。"
王鐸掀簾下車,他穿著紫袍玉帶,鶴發童顏,身后跟著的美妾便有七八位。
"老夫此去滄州,怕是再難與節帥相見了。"
李燁看著那些招搖的馬車,眉頭微蹙:"相公此行,為何帶這許多家眷輜重?"
王鐸捋著胡須笑道:"老夫為官四十載,就這點家當。再說有朝廷儀仗護送,宵小之輩也不敢妄動。"
他拍著李燁的肩膀,"節帥年輕有為,切記要忠勇報國,莫要學那些藩鎮割據自立。"
李燁低聲道:"相公此言有理,只是如今局勢混亂,沿途多有盜匪,還望相公行事低調些,免遭不測。"
王鐸顯然不以為然:"老夫有朝廷賜的節鉞,又有三百親衛護送,宵小之輩何足懼哉?"
他從轎中遞出一個錦盒。
"這點薄禮,算是老夫的一點心意,望節帥日后忠勇報國,莫負陛下厚望。"
李燁接過錦盒,里面是一對羊脂玉璧,顯然價值不菲。
他目送王鐸的隊伍遠去,對趙猛道:"派一隊銳士都悄悄跟上,若遇不測,伺機相助。"
三日后,李可舉的加急文書送到濮州,言辭懇切。
魏博節度使樂彥禎聯合鄆州朱瑄,已將盧龍軍困在魏州城南,若再不救援,恐有全軍覆沒之危。
"時機到了。"李燁召集眾將議事,將地圖鋪開在案上,"李可舉曾出兵助我,如今正是履約之時。劉闖聽令!"
"末將在!"
鐵壁都指揮使劉闖跨步出列。
"你率兩千人駐守濮州,加固城防,不得擅自出戰,若遇敵軍來犯,只需堅守待援。"
"末將領命!"
"葛從周聽令!"