這世道對女子本就苛刻,能少一個被拖入泥潭的,總是好的。
她本意也只是提醒,并非真要置人于死地。
“終究……還算幸運。”
她低聲自語了一句,吩咐車夫回府。
不遠處另一輛低調的馬車里,夕若也將這一幕幕,以及手下回報的關于嚴楊二人并未越界的消息聽得清清楚楚。
她看著楊玉珠馬車離去,又想象著禪院外嚴芷蘭主仆而立的場景,心中感慨萬千。
楊玉珠最后那句“這世道女子已經夠艱難了,她本也只是提醒,并非為難,如今沒事,自然是好的”,更是深深觸動了她。
在這權力傾軋、陰謀詭計的漩渦中,女子往往是最容易被犧牲、被傷害的棋子。
能夠在這種情況下,依舊保有一份對同性的基本憐憫和底線,甚至在確認對方無恙后暗自松了口氣,這份清醒與良善,彌足珍貴。
女性幫助女性,夕若腦海中突然浮現出這句話。
縱然她們可能分屬不同的陣營,有著各自的利益和立場,甚至在某個時刻會針鋒相對。但在某些底線問題上,這種基于性別境遇而產生的微弱理解與互助,就如同黑暗中的微光,雖不耀眼,卻足以帶來一絲溫暖和希望。
就像她暗中關注楊玉珠,就像楊玉珠最終對嚴芷蘭留有余地。
本質上都是一樣的,她很慶幸,楊玉珠不是一個只會搞雌競的女人,這樣以后的相處總會輕松許多的。
夕若輕輕放下車簾,吩咐車夫回府。
心中卻已暗下決心,日后在這波譎云詭的局勢中,若有可能,她也愿在力所能及的范圍內,護住那些身不由己的女子。
這或許改變不了大局,但至少,能讓這冰冷的權謀之路,多一點點人性的微光。
京城之中,關于陳瀾的流言蜚語如同初冬的寒風,無孔不入,很快刮遍了每一個角落。
議論聲不停,從他那不堪的死狀,到他流連煙花之地染上惡疾,再到他如何攀附國公府小姐、最終被無情拋棄。
細節詳盡,繪聲繪色,仿佛人人都是親歷者。
更有不知何人,編了一首童謠,讓街頭的小孩子傳唱。
起初,夕若并未太過在意。
陳瀾此人,行止不端,落得如此下場,被人議論也是咎由自取。
但很快,她便察覺出不對勁。
這流言傳播的速度太快,范圍太廣,且話鋒隱隱約約,總是不經意地指向他“翰林院編修”的身份,以及……他是如何得以留京任職的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