范蠡的遠遁并未能帶走中原的殺伐之氣,反而如同抽走了最后一絲克制。他預言的兵戈時代,以遠超所有人預料的速度和烈度,驟然降臨。平靜的假象被徹底撕碎,烽火在多處邊陲同時點燃。
一、昭關血戰,越楚鏖兵
勾踐親率的越國大軍,如同一條陰狠的毒蛇,出其不意地撲向了楚國東南門戶——昭關。他采納了司馬石買的建議,以“楚人屢犯我境,收容吳國余孽”為借口,盡起國內精銳舟師溯江而上,步卒則沿陸路并進,水陸合擊昭關。
昭關守將名為沈尹戌,乃是楚國一位以沉穩善守著稱的將領。他早已風聞越國異動,加強了戒備。然而,他并未料到勾踐如此果決,攻勢如此迅猛。
初冬的寒風中,越軍悍不畏死地發起了猛攻。勾踐為激勵士氣,竟下令將后方運來的少量糧食堆積陣前,宣稱“先登昭關者,賜百金,封大夫,賞此糧!”在饑餓和功名的雙重刺激下,越軍士卒如同瘋魔,冒著城頭如雨的箭矢和滾木礌石,奮力攀爬。
沈尹戌指揮若定,楚軍依托堅城,頑強抵抗。雙方在昭關城下展開了慘烈的拉鋸戰。箭矢遮蔽了天空,鮮血染紅了關前的土地,尸體堆積如山。越軍數次登上城頭,皆被沈尹戌親率敢死隊奮力擊退。
“大王,楚軍抵抗頑強,我軍傷亡慘重,是否暫緩攻勢?”丁固看著如同絞肉機般的戰場,心驚膽戰地向勾踐建議。
勾踐立于戰車之上,面色鐵青,眼中卻燃燒著偏執的火焰:“不能退!一退則前功盡棄!告訴將士們,破關之后,城中財帛女子,盡皆賞之!寡人與他們同在,不破此關,絕不回師!”
他深知此戰關乎越國命運,只能進,不能退。他投入了所有的預備隊,甚至將自己的禁衛軍也派上了前線。戰爭的殘酷,在這一刻展現得淋漓盡致。人命成了最廉價的消耗品,只為君王那不容動搖的意志
幾乎在越國猛攻昭關的同時,齊楚在泗上地區的對峙,也因一場意外的邊境沖突而徹底失控。
一支齊軍巡邏隊在郯國邊境與楚軍斥候遭遇,雙方口角之下,竟拔刀相向。沖突迅速升級,聞訊趕來的雙方大隊兵馬在泗水支流畔展開激戰。
消息傳回,齊頃公再也按捺不住。楚國欺壓郯國本就是打齊國的臉,如今竟敢主動攻擊齊軍,若再不反擊,齊國霸威何存?“高固!給寡人擊潰當面楚軍,將楚人趕回淮水以南!”
大將高固得令,盡起邊境齊軍主力,向王子側率領的楚軍發起了排山倒海般的攻勢。齊軍車兵精銳,甲胄鮮明,在平原之上沖鋒起來,勢不可擋。而楚軍則以步兵見長,更擅長山林與復雜地形的作戰。
雙方在泗水之畔的廣闊原野上列陣廝殺。戰車轟鳴,戈矛碰撞,箭矢橫飛。齊軍憑借裝備和車戰優勢,初期取得了一定上風,連續沖擊楚軍陣線。但王子側亦是楚軍名將,他迅速調整戰術,命令步兵依托地形結陣固守,以長戟和強弩克制齊軍戰車的沖擊,同時派出輕兵側翼騷擾。
戰斗從清晨持續到日暮,雙方傷亡皆十分慘重,尸橫遍野,泗水為之染赤。齊軍未能擊潰楚軍,楚軍也未能擊退齊軍,戰局陷入了僵持。但這場規模不小的戰役,正式宣告了齊楚兩國短暫的和平結束,進入了戰爭狀態。兩國都在緊急調兵遣將,更大規模的會戰已在醞釀之中
與南方水網地帶和東方平原地區的酷烈戰事不同,晉國北疆,趙朔迎擊赤狄的戰爭,則是在漫天風雪中展開。
趙朔深知赤狄來去如風,難以捕捉其主力決戰。他采取了穩扎穩打的策略,并不急于求成。他一方面命令邊境城邑堅壁清野,加強守備,另一方面,親率趙氏精銳步卒和newlyacquired的秦國戰馬組建的騎兵小隊,主動深入太行山麓,搜尋狄人部落。
在一個風雪交加的黎明,趙朔的軍隊終于捕捉到了赤狄一支主力部落的蹤跡。該部落剛剛劫掠了一個晉國邊邑,正帶著擄掠的人口和物資返回山中營地,警惕性大為降低。
“天賜良機!”趙朔當機立斷,“程嬰,率步卒正面壓上,吸引狄人注意。我親率騎兵,繞至其后,斷其歸路,焚其營寨!”
戰斗在雪原上爆發。晉軍步卒結陣向前,與驚慌失措的狄人戰士廝殺在一起。狄人雖勇猛,但裝備簡陋,紀律渙散,在嚴整的晉軍陣型面前逐漸落入下風。正當他們準備依托熟悉的山地且戰且退時,身后營地突然燃起沖天大火,趙朔率領的騎兵如同神兵天降,從側后翼發起了致命沖鋒。
馬蹄踏碎冰雪,晉軍騎兵手中的長戟借助馬勢,輕易地撕開了狄人混亂的隊形。前后夾擊之下,這支赤狄主力徹底崩潰,部落首領被趙朔陣斬,被擄掠的晉國百姓得以解救。
此戰,趙朔以極小的代價重創赤狄,繳獲牛羊馬匹無數,聲威大震。他不僅穩固了晉國北部邊疆,更通過實戰檢驗和鍛煉了趙氏的軍隊,尤其是那支新生的騎兵力量,為其日后在晉國國內乃至天下爭霸中,增添了沉重的砝碼。
昭關的慘烈攻防,泗水畔的僵持血戰,北疆雪原的凌厲反擊——三場幾乎同時發生在不同地域、不同規模的戰爭,如同三把巨大的鑰匙,徹底擰開了戰國時代的大門。
勾踐的冒險一擊,將原本可能局限于齊楚爭霸的戰火,蔓延到了東南方向,使得天下局勢更加復雜。
齊楚的正式開戰,標志著老牌強國與新興霸主之間矛盾的不可調和,中原核心地帶再無寧日。
趙朔的北伐成功,則預示著晉國這個老牌霸主,在其內部權臣的帶領下,正以一種新的方式積蓄力量,隨時可能重新加入中原的混戰。
戰爭的邏輯開始取代外交的斡旋與經濟的博弈。弱肉強食的森林法則,成為國與國之間最直接的對話方式。各國君主和卿大夫們,都在緊張地注視著這幾處戰場的結果,計算著自身的得失,調整著未來的策略。
整個華夏大地,從南到北,從東到西,都被卷入了一場空前的大變局之中。烽火連隅,已呈燎原之勢。無人能再置身事外,無人能再獨善其身。一個更加血腥、也更加壯闊的時代篇章,正在血與火的交織中,被悍然書寫。